有點興奮,
看來是很成功的把三年來的結構思想突破至真正的解構了,也有點像是繞了一圈,我又回到了解構,也才發現大一的解構真是胡來,挑戰性也太高了!
不過或許單老師就是因為意義的延異才刻意不說清楚!
如果是這樣,經過了三年的「時間」才讓我理解,這也太令人振奮了吧!
-----
「良心?」和「生態心理學的affordance」將提供一個自我審判的平台,它將扮演絕對中立的角色(良心這個詞似乎有點傾向善的感覺所以會再斟酌,生態心理學的affordance破除任何象徵、文化暗示),在這個平台裡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我只是將你推至平台,留下了一大片空白和時間給你...
---
解構主義否定傳統作品觀,排斥傳統藝術中作者主體的絕對霸權,如此一來,
作品與創作者的依附關係被解構,解構主義將藝術價值從作者轉向觀者身上。解
構主義認為藝術的價值在於文本的差異上,文本的不完整性使得替補成為另一種
不完整的文本,解構的價值就是在差異的替補之間。傳統的形而上學重視的是能
指與所指之間的關係,兩者之間的關係是緊密且絕對的。然而藝術走向解構之後,
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係是任意的,許多意義、意旨產生於能指與能指之間的差異,
此時文本以能指為中心,只重視言說行為本身,至於表達什麼內容則是無所謂的
(王岳川,2008,249)
昨天把出到第七集的死亡預告看完了,的確不錯,
裡面提到的國繁機率是0.1%,
那麼假設機率提高到50%呢?
我不敢想像劇情會如何發展,
原諒我必須這樣做,
但是這種事情似乎沒有宣告,別人也不會設身處地的想
這種無奈感,不知為什麼我聯想到dark knight
Because he's the hero Gotham deserves, but not the one it needs right now. So we'll hunt him because he can take it. Because he's not our hero. He's a silent guardian, a watchful protector. A dark knight.
裡面提到的國繁機率是0.1%,
那麼假設機率提高到50%呢?
我不敢想像劇情會如何發展,
原諒我必須這樣做,
但是這種事情似乎沒有宣告,別人也不會設身處地的想
這種無奈感,不知為什麼我聯想到dark knight
Because he's the hero Gotham deserves, but not the one it needs right now. So we'll hunt him because he can take it. Because he's not our hero. He's a silent guardian, a watchful protector. A dark knight.
3天4首歌不斷重播,
接下來要在一個禮拜內撥出時間把一些瑣事做個了斷,
還有那幾百張的專輯,我真的希望我能認真的把它們聽完,
時間越來越少,這點倒是令人感觸,
記得之前一部越戰的電影,主角說了一些切身體驗的話語,
他感慨的說或許是我們隨時都會離去,所以我們開始放縱對事物也不重視,而失去人存在的意義,
但是是不是因為我們隨時會離去,所以才必須重視每一秒活得更謹慎呢?
之後他抓出了軍中的醜聞,離開了戰場,我記得我看到那邊雞皮疙瘩都出來了,即使有點老套
而我有一個朋友可能也是如此,我真懷疑為什麼你們要這樣做?
接下來要在一個禮拜內撥出時間把一些瑣事做個了斷,
還有那幾百張的專輯,我真的希望我能認真的把它們聽完,
時間越來越少,這點倒是令人感觸,
記得之前一部越戰的電影,主角說了一些切身體驗的話語,
他感慨的說或許是我們隨時都會離去,所以我們開始放縱對事物也不重視,而失去人存在的意義,
但是是不是因為我們隨時會離去,所以才必須重視每一秒活得更謹慎呢?
之後他抓出了軍中的醜聞,離開了戰場,我記得我看到那邊雞皮疙瘩都出來了,即使有點老套
而我有一個朋友可能也是如此,我真懷疑為什麼你們要這樣做?
標題不是要說Radiohead的歌,
明明事情可以更積極更主動,眼睜睜看著被圈養慣的人一次又一次的這樣被動、迂腐的在處理事情,
幹,很爽嗎? 幾歲了阿?
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可以這樣蔑視自己的專業,
或許吧,真的有些人把這當作是最後一次,之後要改行之類的;
那為什麼連最後一次也打算這樣搞,
沒自信又沒能力的人,為什麼總是可以大言不慚的說出,
因為誰比較強,或者因為大家都沒意見, 等等狗屁倒灶的事
幹他媽的,別老是牽拖到老爸老媽,找藉口倒是很容易
搞清楚「你」跑到哪裡去了?
可悲的連本位都沒有的一群混蛋!
幹快來臭罵我一頓!
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讓我覺得這個世界變得超級白癡,
事情一定要交代成如同1+1的定式才會做,甚至結果明顯是好的,也不一定想做,
學生時代就能這麼官僚,那我實在沒什麼期待...
學生時代就能這麼官僚,那我實在沒什麼期待...
明明事情可以更積極更主動,眼睜睜看著被圈養慣的人一次又一次的這樣被動、迂腐的在處理事情,
幹,很爽嗎? 幾歲了阿?
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可以這樣蔑視自己的專業,
或許吧,真的有些人把這當作是最後一次,之後要改行之類的;
那為什麼連最後一次也打算這樣搞,
沒自信又沒能力的人,為什麼總是可以大言不慚的說出,
因為誰比較強,或者因為大家都沒意見, 等等狗屁倒灶的事
幹他媽的,別老是牽拖到老爸老媽,找藉口倒是很容易
搞清楚「你」跑到哪裡去了?
可悲的連本位都沒有的一群混蛋!
幹快來臭罵我一頓!
訂閱:
文章 (Atom)